昨日到达南通,今晨驱车前往狼山,带着虔诚,怀揣心愿。母亲嘱咐,狼山的菩萨灵验,拜佛前,不能吃荤,上山,不能穿皮鞋,不能戴皮带。这些,皆符要求,心诚之至。没办法,本人不是彻底唯物主义者。
今天,拜佛是正事。早上仅喝了碗豆浆,以防其他食物沾了荤气;脚穿布鞋;不带皮具。一级一级登上不高而峻峭的狼山。狼山上菩萨很多,说不出名字,反正,见到就跪,遇佛就拜。游客很多,有的和我一样,专程来烧香的。不高的山,不高的寺庙,拜完佛花了半个多小时。广教寺里,不仅有佛家的菩萨,也有道教的天师,还有儒学的一些作品。儒学的博大、道教的紫气、佛家的灵光在此融为一体,应了老百姓的心声-求富贵,享平安。不过,现在狼山上铜臭味十足,佛教圣地,竟有很多烧烤摊,烧烤的是味香色艳的肉类。动辄几百元的许愿费也让我望而却步,自解:我来求佛,不是求僧。难道社会主义特色的和尚就不要清规戒律了吗?世人的香火给了菩萨还是变俗变贪的布佛者?
拜佛之余,游览了狼山风景区。
记得鲁迅说过,只要翻开任何一部县志,总能找到该县的八景或十景,实在没有景致了,也可想出“远村明月”、“萧寺清钟”、“古池好水”之类的名目,于是,一个荒村,一所破庙,一口老井,也都成了名胜。这个县,立即变得古风蕴藉、文气沛然,不必再有长进。狼山,以前只不过寺是座礁石,随着江海泥沙的冲击,逐渐升起一座百来米的山崖。余秋雨讲过,突然看到千里沃野间愣头愣脑冒出一座狼山,不禁精神一振。这个名字,野拙而狞厉,像故意要与江淮文明开一个玩笑。
狼山其名来由,有人说此山有白狼出没,有人说此山像狼。以前曾用琅山,不过显然缺了狼之野性,乏味。长江大老远的经历了数不清的崇山峻岭,冲洗着多少悬崖峭壁,终于没力的来到入海口,而狼山就蹲守在这里。历经奇魄和险峻,长江变得稳重。登上山顶,南边脚下是浩荡江流,北边眼底是无垠平川,东边远处是迷朦的大海,立即会觉得自己是在俯视着大半个世界。狼山没有云遮雾障的仙气,没有松石笔立的风骨,只有开阔和实在。造物主在这里不再布置奇巧的花样,让你明明净净地鸟瞰一下现实世界的寻常模样。狼山东麓有“初唐四杰”之一的骆宾王墓。我原先并不知道他的墓在这里。发现了,原来他是南通的,果然此处人杰地灵。
游完狼山,后又上了黄泥山。顾名思义,此山由黄沙泥石冲击而成。黄泥山东冈建有狮踞亭,是观日出、听涛声的好去处。龙爪岩在黄泥山的最西部,多半浸于江水中,那嶙峋黑褐、凸凹不平的脊石,如龙爪伸进江中,故名。有人说这是长江沅头潴。家乡也在长江边上,感觉和这里很不一样,是因为狼山,有了山水相依的情怀;还是因为这里已经到了入海口,有尘埃落定的镇定,不知道。看茫茫江面,听惊涛拍岸,只恨没有苏东坡的才情,该来首“赤壁赋”才对得起此景此境此情。
本来,要心怀素心,怎料中午挡不住长江四鲜(刀鱼、河豚、中华鲟、江虾)的诱惑,拒绝不了老W的款待,大吃了荤,现在,满篇的文字也充满了荤味,阿弥佗佛,罪过罪过!
想那佛教的三法印-戒、定、慧,俗人是没法完全遵循的,即使是现在的僧侣也离此远去。俗人不免俗气,挣不开这世间诱惑,呵呵,继续做一个向佛的俗人。